不管孩子是初上幼儿园还是小学,幼儿教师们都非常的担心孩子们的适应情况,那么如何才能够做好孩子的幼小衔接呢?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关新生的“入学宝典”吧,可有效的帮助父母让孩子及时的适应小学生活!
幼小衔接篇
面临变化:
一年级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随意性强,情绪不稳定;不注意细节;以机械记忆为主,记忆和反复背诵,才能增强记忆;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情境性较强,目的性较差。在幼儿园阶段遵循的是“保教并重”,即幼儿园老师承担着保育和教育的双重角色,老师、阿姨细心周到的照顾,让孩子生活得无忧无虑,主导活动是玩,许多知识是通过游戏和接触食物等方式,轻轻松松学到的。
进入一年级后,主导活动是学,每天至少要上4-5节课,上课要思想集中,遵守校纪、校规,很多事要孩子独立地去完成,幼儿教师要利用好假期最后的10天左右时间,引导、训练孩子,以便开学后孩子能较快地适应新的环境。
应对策略:
多带孩子去校园“散步”
1、幼儿教师在日常幼儿教育课程中可以组织孩子到小学去看一看,让孩子熟悉一下学校的校园环境。如果孩子自己上学,幼儿教师可以让孩子熟悉去学校的路,帮助孩子记住一些比较明显的标志,开始几次幼儿教师可以搀着孩子一起走,然后试着让孩子在前面给你带路,最后让孩子单独走几次,暗地里进行观察,看看孩子是否真的知道了,幼儿教师再告诉孩子一些交通规则,切忌在路上边走边玩,如玩球、追逐等等。
2、尝试着让孩子能静心地坐下来。孩子在幼儿园是以游戏活动为主要的学习形式,到了小学,将被正规的分科课程代替,原来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而小学课堂教学一节课长达40分钟,每天有必须完成的口头与笔头家庭作业。幼儿教育课程中可以增加一些多动手等美劳课程,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能静心地坐下来。也可以布置一些小“作业”,如让他看看图画书、画些画等等,做这些事前,提一点点的小要求,即一心一意不讲话,不时常站起来走动,告诉孩子认真做事才能将事情做好的好习惯。
3、培养孩子的时间概念和安全意识。幼儿教师要逐步培养孩子定时看书、喝水、如厕的习惯,要适当地减少孩子午睡和游戏时间,小学一般上午11:30放学,下午1:40左右上学,除去路途和吃饭时间,中午有很少的时间午休,让孩子作息时间与学校作息制度保持一致,以免因开学后不适应而影响孩子的发展。小学与幼儿园相比,活动空间增大,幼儿教师告诉孩子在学校时下课不要在操场上奔跑,如厕时要走到厕所,而不要乱跑,小学常常发生由于孩子奔跑、碰撞、跌到的事件。课间十分钟要做有益的活动,有些器械要在老师的带领下,慢慢地学会去玩。
小学的学习环境完全的不同于幼儿园,因此如何才能让小孩子们适应新的环境及其新的学习要求对于幼儿在小学里的生活很重要,但愿此篇文章可以为幼儿教师们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