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活动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强烈的情感性,鲜明的直观性和生动的形象性,它能较大限度的满足幼儿的愿望。是幼儿喜欢,也最为幼儿接受的一种艺术活动形式。而其中的美工活动则因为操作性强,所以它不仅深得幼儿喜爱,而且更是开发幼儿创造潜能的重要活动形式之一。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充分说明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离不开幼儿的动手动脑。而动作是他们思维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通过具体的操作、实践活动,更能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那么,在美工幼儿教育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呢?
一、创设环境,注重幼儿兴趣的培养
幼儿认识美术主要是依赖视觉的直觉感知来完成,要感受美术的美,就必须将幼儿投入到一个引人入胜,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的环境中,引发幼儿学习探索的兴趣,并随着鲜艳的色彩,生动地形象,进行丰富的想象,愿意对所学内容进一步探讨、学习、提高,只有这样做才能使幼儿动之以情,积极参与,轻松快乐的学习。
二、丰富幼儿的感知经验,为幼儿打下进行美工创造的基础
人的创造活动是从观察开始的,观察是创造活动的源泉,认真仔细的观察,可以帮助幼儿获得大量的丰富的感性材料,理解不易掌握的理论知识。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为幼儿创造用感官去接触外界事物的机会,鼓励他们多听、多看、多接触、多尝试从而达到发展幼儿感官、开阔眼界、丰富想象的目的。
三、 美工教学内容要有趣味性
在选择幼儿进行美工活动的题材时,教师要注意多选择一些具有丰富的情感,表现内涵的主题内容。幼儿一旦对所接受的事物感兴趣,他们将会将学习当作是一种乐趣,可以在不自觉中进行创作。如:教师组织幼儿开展装饰“我的鞋垫”这节课,在活动前,教师与幼儿共同搜集有关鞋垫的样本,通过“逛鞋垫超市”活动和幼儿 “买卖鞋垫”活动,激发幼儿对装饰鞋垫的兴趣,教师多运用生动的语言,能够激起幼儿制作的欲望,同时还能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美工教学活动的材料要多样性,促进幼儿创新想象制作的开展
幼儿对感知事物的不同材料都会感到好奇,这就需要我们为他们提供创造美的材料天地,让幼儿在材料天地中去操作美,去创造美。如:有蛋糕盘,葫芦,各种树叶,各种水果,信封,毛线,瓜子壳,小瓶子,乒乓球,挂历纸,瓦楞纸,手套,扇子,砂纸,各种颜色的卡纸,膜,松紧带,植物种子,鸡蛋壳,水彩,油画棒,毛笔,墨汁,透明胶,双面胶等等。幼儿在已有的感知基础上,通过想象,运用各种方法对材料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形成幼儿心目中美好的东西。
五、 美工教学活动中气氛要用心营造
幼儿美术活动的主体是幼儿,幼儿又非常喜欢游戏,所以教师要在美工活动中巧妙融入游戏,为幼儿创设宽松的学习气氛,抓住幼儿好奇心,求知欲,有效地挖掘它们的创造潜能。如:在开展“树叶装扮”活动中,教师与幼儿提前准备了各种形状的树叶且数量很多。教师以请幼儿参加“树叶装扮舞会”的形式来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六、 肯定幼儿美工作品,树立幼儿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幼儿成长的催化剂,自信心对一个人的各方面发展都起着基础性的支持作用,在自信心的推动下,幼儿的潜能将会得到充分的发挥与发展。在幼儿制作过程中,教师一句亲切的提示,一个赞许的眼神,都能增强幼儿创作的自信心,能够敢于创造。当幼儿完成一个作品后,其心中的得意溢于言表,特别希望得到老师和小朋友们的赞扬。此时教师要及时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表扬。
3~6岁幼儿正处于创造和发展的时期,只有将蕴藏在幼儿身上的宝贵资源,积极开发,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在今后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会继续努力,使孩子在美工活动中能够体验到快乐、自信、成功!使祖国的未来——当今的幼儿能不断的敢于表达,敢于创造,让其创造力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