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幼教研究 >> 父母课堂

家长们要警惕孩子的“电视孤独症”

时间:2011-12-23  来源:yejs.com.cn  作者:

  对认为孩子可以从电视中学到不少东西的说法,有关专家为此做了相应调查和研究。一位学习专家在其著作中写道:研究表明,电视快节奏和在视听方面给人的特殊印象,会影响主动思维习惯的形成。如果孩子的大脑习惯于欣赏大量轻松的电视娱乐节目,他们的思维能力就有减退的危险。

  幼儿教育启示:预防为本
  儿童“电视孤独症”多见于3~7岁的儿童,国外专家观察发现,患了“电视孤独症”的儿童,即使经过最好的幼儿教育,将来能够适应社会、正常生活的也只有1%,这充分说明儿童过分迷恋电视所产生的严重危害性。

  1. 严格控制儿童看电视的时间
  尤其是学前儿童,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半小时至1小时,时间最好安排在晚上6点半至7点半;对于上小学至未满14岁的孩子,看电视时间虽可适当放宽,但也不宜过长。

  2. 了解节目内容,帮孩子把关
  尽量和孩子一起看电视,以便对孩子所看的电视节目进行恰当的评论,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观看习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有辨别和批判能力的观众。同时还要给孩子讲解电视内容,帮助他消化和理解。

  3. 家长应尽可能地少看电视,以免孩子跟着看
  不要只顾自己看电视,把孩子扔在一边。要注意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至少要有一位家长和孩子在一起,给他讲故事、陪他玩游戏,转移孩子对电视的注意力。

  儿童看电视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怀特等人于1990~1993年,针对学龄前儿童看电视与其学习技能的关系问题,进行了为期3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从儿童看电视的行为,基本能预见日后他的学习技能发展如何。

  2~3岁期间经常看幼儿教育类(或信息类)节目的孩子,待其5~7岁时,其各项演习技能得分都较高;常看大众性娱乐节目的孩子,比少看此类节目的孩子学习技能要差。5岁时具有良好学习技能的孩子升入小学后,更倾向于选择信息类(或幼儿教育类)的电视节目。也就是说,看电视与儿童学习成绩的关系是双向的。因此,在儿童期的初期,如果不能阻止孩子看电视,一定要帮孩子养成起良好的看电视的习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