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幼教研究 >> 教师天地

让人头疼的的小孩子脾气

时间:2012-02-22  来源:cn0-6.com  作者:

  较妥当的办法是当孩子发脾气时,爷爷奶奶和父母亲要齐心协力,步调一致,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不要迁就,而要干脆地拒绝他,甚至不要理他,连看也不看他一眼,把他孤立起来。几次以后,孩子也就不会再用发脾气来实现自己不合理的愿望了。使他不抱任何幻想。例如孩子在幼儿园门口无缘无故地哭闹着不肯回去,家长就要"硬着,心肠"送他进园,不要没完没了地好言相劝,甚至几步一回头,放不下心。即使孩子的要求是合理的,也要让他:先转变态度,再满足他的愿望。

  孩子的控制情绪的意识非常薄弱,收效甚微。也许您试过很多种方法,但都收效甚微。幼儿教师们要静下心来,从孩子的角度来体会她最需要什么? 

  一、讲故事,帮助认识、辨别情绪,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情绪取向。 从故事中,让孩子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会有想发脾气的时候,然而在成长的过程中必须学会如何调节和克服各种负面的感觉,如气愤、无聊、恐惧、挫败等等,寻找重获稳定、平静情绪的方式。 

  二、抓住孩子的兴趣点,用游戏的方法制订适宜的小目标,帮助其约束和调整自己。正对孩子喜好,进行适当的利用。例如:我们共同约定:一周不发脾气,有话好好说就可以得到你喜欢的东西,或者奖励你一个大红花。将控制不良情绪的成功感与得到奖励的快乐感相匹配,强化愉悦的情绪。等到孩子闹别扭是,可以适当提醒他“你的大红花没有咯”等等。

  三、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自然的家庭气氛。  我们知道宽松、自然的气氛与成人的态度、说话的口气密切相关,所以在要求孩子的同时,身教重于言教,成人应少发“指令性”的语言。要习惯用暗示、鼓励、商量的口气,对任何情绪都尊重,接纳,持理解而非企图改变的态度,必要时也可以幽一下默,使问题看起来不那么严重。并且适时地教孩子一些与人沟通的技巧。

  四、持续地关注孩子的变化,给予最及时的引导。 

  此外,当孩子将负面情绪作为一种武器或力量,借以达到目的或是扩张“权力”时,使用“短暂隔离法”能有效帮助孩子停止不端行为,平静下来并有一个较正面的新的开始。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情绪控制意识不断增强,幼儿教师们可以逐步的进行道德规范方面的幼儿教育,让孩子们做个讲道理,讲文明的好孩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