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幼教研究 >> 教师天地

适宜小班第一学期的室内游戏类型

时间:2011-10-28  来源:cnsece.com  作者:

  小班第一学期,是孩子入园的适应期,而教师所选择的游戏内容和提供的游戏质量对幼儿入园适应的时间和程度有着直接的影响。对这个问题幼儿教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专门研究,现选取一些合适的游戏类型与大家分享。

  玩具摆弄游戏,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幼儿园游戏。但是,对于处于入园适应期的幼儿来说,无压力的玩耍是舒缓情绪、转移注意力的最佳方式。因此,诸如洋娃娃、玩具汽车、玩具枪等幼儿十分熟悉的成品玩具就应该存在于这一时期的幼儿游戏活动中。

  低阶音体游戏。区别于教师意识中的传统音体游戏,不以教会幼儿运动技能或某项游戏规则为目的,其设置指向是为了提供幼儿随意蹦跳、晃动、听说的时间空间,为幼儿创造肢体活动和心理放松的机会。

  低阶拼搭游戏,区别于传统意识中的建构游戏。低阶拼搭游戏是针对入园初期幼儿既不会规划、也没有规划意识的特点而开展的活动。其设置指向是为了向幼儿提供用纸盒、瓶子、罐子等摞摞、放放、推推的机会,以期幼儿在游戏中活动起来、参与进去。

  游戏推荐:
  一、汽车对对碰
  游戏材料制作:停车场背景底版、车辆拼图若干。

  游戏目的:
  1.了解不同车辆的外部特征。

  2.按照车辆的外观进行选择,尝试配对。

  3.发展手部的拿、放动作。

  游戏准备:
  1.停车场:选取适宜大小的深色KT板。用即时贴进行线条分隔,表示不同停车位。

  2.车辆拼图:将车辆图片贴于不同方格中,并用刻刀划刻,将每幅图片取下半张。

  游戏玩法:根据题板上部分汽车图形,选取相应的图块拼入。形成完整的汽车图形。

  二、豆豆搬家
  游戏准备:豆类、装豆器皿、勺子。

  游戏目的:
  1.完善手部抓握技能。

  2.通过舀、倒等动作,促进手部平衡能力和控制能力。

  3.培养手眼协调能力。

  游戏玩法:幼儿选择使用不同工具来取豆豆,将豆豆运到另一器皿中即可:游戏中,可提供大小不同的勺子。以增加难易程度。

  在学期后段,幼儿形成了对班级游戏活动的直观看法,如将游戏与其他活动相区别、形成纪律意识、萌发时间意识、产生整理意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幼儿会坚决遵照。此时,他们的规则意识并不明晰,游戏常规的建立和巩固成了本阶段游戏过程中的一个教育重点。这一时期,在班上可以设置角色扮演类游戏,

  其目的有二:一是将幼儿的个体化游戏方式,往伙伴式游戏方式引导,二是将幼儿对游戏的浅显直观看法,逐步内化为具象的游戏规则意识。

  游戏推荐:
  一、点点之家
  游戏准备:
  1.创设娃娃家的区域场景。

  2.提供游戏辅助材料若干(布偶、玩具餐厨具、玩具床柜……)。

  游戏目的:
  1.乐意参与游戏,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

  2.初步了解娃娃家的人物角色,知道角色之间的关系。

  3.遵守游戏活动中的简单规则。

  游戏材料制作:
  1.娃娃家壁灯:将半个空蛋糕盒同定在区域埔面,用彩色卡纸剪成螺旋条状粘贴装饰。

  2.家庭照片架:将KT板分割成照片所需底版形状,用彩色瓦楞纸装饰边框。

  3.玩具床柜:选取合适尺寸空纸箱,外包彩色即时贴。根据需要适当装饰。

  游戏玩法:幼儿自由选择扮演娃娃家的各个角色:运用一定的游戏材料,模拟进行抱娃娃、吃饭等活动:可与同伴交换角色多次游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