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幼教研究 >> 父母课堂

【父母课堂】成功孩子背后的父母特质,你具备几条?

时间:2014-12-24  来源:  作者:

 成功学一度非常之流行。包括我们的教育也难免被世俗的成功学熏染。记得这样一则旧新闻:    

    某国内名校毕业生,谋得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企业里头做职员,月薪8000。为这,其父差点儿跟孩子断绝父子关系,因为觉得孩子给自己丢人了。父亲的理解是,千辛万苦考上名牌大学,为了就是成功发财、或者有权有势,至少也应该进入一个政府部门,谋个一官半职;或者年薪达到多少标准。    

 新闻出来后,无数人为之乍舌。    

 重实用的中国文化,一贯对功名利禄有着强烈的渴望。所以,成功学在国内流行,不仅有时代的原因,更有文化根上的原因。譬如古人早言:成者王侯败者寇,这种说法非常决绝,对于失败几乎零容忍。    

成功没错。人们需要成功来确认自我。但是,成功到底是什么?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观点。有人愿意做舞台上耀眼的明星,也有人愿意做那个台下鼓掌的人。只要是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完成自己内心的目标,其实都算成功。所以教育一直强调,要尊重孩子。只是,很多时候,父母们走入了偏狭的境地。    

所以,这篇文章,我想聊下我对成功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给父母们的建议。供参考。    

成功是什么?我认为,成功就是身体健康、智力够应对自己喜欢的事,内心和谐,有快乐的能力。如此就算成功了。    

首先,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看起来,如今生活水平提高,基本没孩子会缺乏营养,所以身体健康本该是最容易的事情。但是,我说的身体健康,还包括好的生活习惯,和水平相当的体能。想要实现这一点,不仅需要从小建立起好的生活习惯,还要进行自控力的培养。    

其次,一定水平的智商是必要的。它是我们认识世界、学习及生存的一种工具。一部分是天生的,但是绝对可以通过后天培养。没几个人能够拥有爱因斯坦的智商,但父母的鼓励和支持,却能给孩子加分。同样,家长的不当教养,同样也会给孩子减分。譬如,一个爱问为什么的孩子,若家长不耐烦,总以“哪那么多为什么”结束对话,那无疑会破坏孩子的求知欲,阻碍孩子智力发展。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心理能力的发展。单纯的高智商并不与成功划等号。早有心理学家发现,当人们面对生命的挑战而必须做出智慧的反应时,许多高智商的人失败了,而许多低智商的人却成功了。他们强大的心理能力,与最后的成功有直接关系。    

同时,积极心理学上也有一个有趣的研究表明,爱笑的人更幸福。幸福是成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个人,即使家产丰硕,财富足够其追寻所有物质满足,都不过是一种暂时性的感官愉悦,这并不是真正的幸福。因为早有研究表明,彩票中奖500万,人的兴奋度也会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内消退。何况现实中,有太多的“富二代”、“官二代”在虚无中迷失自我。他们当然算不得成功。相反,一个通过自己努力获得成长、成就的人,即使他的成就看起来微不足道,却仍然能够赋予人生更为丰满的意义。    

好的安全感,接纳自己和接纳他人,爱的能力,自我管理以及管理他人,等等,这些构成了孩子成功的心理素质。而想要孩子学会这些,父母先要懂得他们的重要。    

所以,我给父母们一些建议如下:

 

 

NO.1鼓励孩子多运动,和孩子一起运动    

陪你的孩子玩球、骑脚踏车、游泳……多运动不但可以锻鍊孩子的体能,也会让他变得更开朗。保持动态生活可以适度疏解孩子的压力与情绪,并且让孩子喜欢自己,拥有较正面的身体形象,并从运动中发现乐趣与成就感。    

父母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各种作息时间,如早起、早锻炼,制定作息时间表有利于孩子养成有动、有静的活动习惯。在这个过程中,父母陪伴和引领很重要。如果大人自己做不到,却对孩子提出要求,自然对孩子没有说服力。    

当然,对小宝宝而言,游戏就是运动,更是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所以陪孩子玩儿起来,陪他们HIGH起来,发自内心的哈哈大笑是非常棒的一种运动。

NO.2 陪孩子阅读,并耐心回答他们的为什么    

弗兰西斯•培根早在四百五十年前就已指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卢梭的父亲钟表匠伊萨克,在工作台上一边工作一边教三岁的卢梭读普鲁塔克的《古希腊罗马英雄传》。    

在他督导下,卢梭在七岁前已经啃完了勒苏厄尔的《教会与帝国历史》、丰得奈尔的《世界通史讲话》和《宇宙万象讲解》以及莫里哀的戏剧。博览群书便卢梭获得了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发展了才慧、想象力和悟性,激发了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最终使他成为一位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文学家。    

阅读的好处可见一斑。但是,要记得,想孩子阅读,不能直接把孩子扔给书,起码在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起来之前,父母们绝对不能这么做,因为只会给孩子带去压力和抵触情绪。    、

陪孩子阅读,并且要珍视孩子由此生发的疑问。引导孩子学会使用工具,查阅知识。知识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整个过程中,孩子的“学习能力”慢慢在形成。

NO.3学会“看见”你的孩子,并且给他们做自己的权利    

孩子健康长大,是建立在他们的需求被满足的基础上。除了生理需求,孩子们的智力成长和心理需求同样需要被大人“看见”。    

孩子需要与你亲密接触,他们正是在这样的亲密关系中学会爱的。所以,请多抱抱你的孩子,多对他们说:我爱你。研究发现温柔的抚触拥抱,可以让早产儿变得较健康、较活泼,情绪也较稳定。    

孩子需要自己的探索空间,这是他们学习的途径,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是获得自我的成长。所以,请不要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太满。美国儿童教育学者曾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计划性的活动,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更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将孩子的时间塞满各种活动。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无所事事,随性玩耍的时间。    

孩子需要感受到自己的力量,这是孩子形成独立自我的关键。所以,请尊重孩子的自我意识,给孩子选择权。尤其在孩子进入他们人生的第一次叛逆期时。给孩子相应的自由,表明我们信赖和尊重孩子,孩子也会因此更加尊敬我们。在大人允许的范畴内给孩子选择权,通过供给选择,可以避免紧张氛围,给孩子提供做决定的实践机遇。如“睡觉时间到了,你是要听昨天的故事呢,还是想听一个新的故事?”“你今天是想穿粉红色的上衣,还是蓝色的T恤?”做选择并让孩子担负义务,这些都是日常的行为,但对于发展孩子的自我价值观至关重要,可以帮孩子以更为有力量的姿势走向这个世界。

 

NO.4 学会“听见”你的孩子,并且接纳孩子的一切    

孩子在成长中,会遇到他们自己的烦恼。他们会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会发脾气,会大哭,会看起来有些无理取闹。但是,这都是真实的他们在为自己发声。做父母的,需要能够放下身段,听孩子们在说什么,并给以恰当的回应。    

没有什么比用心聆听更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关心、被理解。想要当个更好的倾听者,就不能只是用耳朵,要用心。当孩子对你说话时,尽量停下手边正在做的事情。孩子说话时,不要中途打断、急着帮他表达或是要他快快把话说完,即使他所说的内容你已经听过许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学途中,或者哄孩子上床睡觉时,是最佳的倾听时刻。当然,你随时随地都能与你的孩子进行这样的互动。    

倾听的过程中,请帮助孩子确认他们的各种情感(尤其是消极的),并 接纳孩子的各种情绪状态。当父母否定孩子的感觉时,孩子感到孤独、失望,随之而来的就会是行为问题。只有当孩子的情感被接纳,他的感觉舒服了,他的行为才会良好。所以当孩子大哭起来的时候,最好的做法不是焦虑地说:不哭了,不哭了,而是保持自己情绪的稳定,给以拥抱或者目光安抚,并且说:你很伤心,因为……    

不论孩子提出的问题是大还是小,要尽可能找时间立即去倾听他所说的话,而不要让孩子等你有了空闲时间再说。听孩子说话,为父母供给了一次懂得孩子、靠近孩子的机会。立即倾听孩子的谈话,可获得孩子的信赖。别等孩子长大后距离自己越来越远,什么话都不愿意跟自己说,才发现,早该多花点时间去“听听”孩子的。    

最后,记得要放弃完美主义。倾听孩子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现孩子们“无法让人接受”的一面。不要忙着纠正。请给孩子自己成长的时间,你最需要做的,就是等待和接纳。    

NO.5确保专门的亲子时间,并且这段时间里传达给孩子快乐、积极的信息。  

父母再忙,也应该抽时间跟孩子单独相处,共同做点双方都感兴趣的事情。每个孩子都需要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器重。在工作之余,我们要腾出一些时光加入孩子的游戏。带孩子出门去,为孩子供给各种各样的阅历,尽可能让孩子接触到各类东西。全程,父母作为孩子的倾听者、支撑者、尽力的陪同者。    

 陪伴过程中,请传达正面信息,少告诉孩子不要做什么,多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才对。一般,父母们习惯于做一个传统型教导者,以居高临下的姿势,对孩子说“不准打人,不准在沙发上吃东西”等等,这种负面的口吻只会将注意力引向并集中于负面的行为;而孩子仍然不知道好的行动是什么,自己应当做什么。积极的说法是“我们是在餐桌上吃东西的!”    

传达积极信息的另外一点,就是多关注孩子的优点,不要总盯住孩子的缺点。也许有父母会说,我的孩子真的跟别人家孩子没法比,就是一无是处啊!不是孩子没有优点,是父母没有发现。    

 居里夫人有两个女儿:伊雷娜•居里和艾芙•居里,她对两个女儿的家教观念是一一以挖掘她们的某种天赋为主。早在女儿呀呀学语时,居里夫人就开始对她俩进行了探索性的发掘。经过观察鉴别后,她发现:大女儿伊雷娜性格镇静、朴实、专注和自然,着迷于物理和化学,这些正是科学家所具备的素质。    

 小女儿艾芙心灵跳跃、充满梦幻、情绪多变,她的天赋是文艺。正是运用这种发掘孩子天赋的家教,居里夫人最终使大女儿伊雷娜•居里因“新放射性元素的合成”于1993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也使小女儿艾芙•居里成为一位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    

 额外要提醒的是,陪伴孩子,不仅仅是妈妈们的事儿。看了我近期爸爸主题文章的朋友一定都知道,孩子爸爸在孩子成长中有多重要!爸爸不仅是一个监护人、物质提供者,更需要成为积极的参与者。    

当然,今天的建议很简单,主要是从“体能、智能、心理能力”三维平衡的角度梳理出的一些关键点。如果你对照后,发现自己有很多不符合的地方,请不要焦虑。你的发现就是转变的契机。    

请记住,没有完美父母。我们不一定是成功的父母,但却可以通过更智慧的爱,滋养出更优秀的孩子。    

 

 

(说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是让知识在传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若原作者认为此文章不适宜转载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采取措施,以防双方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