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及身体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初步学唱歌曲,会用自然声演唱歌曲。
3、在活动中体验快乐的情绪。
活动准备:
木偶(或公仔)喜洋洋、灰太狼。喜洋洋头饰2——3个。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活动,运用身体语言和声音进行表达
1、音乐自由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2、播放录音,幼儿完整欣赏演唱。
3、引导幼儿创编无意义身体动作,集体练习2~3次。“除了动作,我们还可以4、引导幼儿创编无意义音节,集体练习2~3次。“除了动作还可以用什么声音来为它伴奏?”
(二)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
1、教师操作木偶清唱。“这首好听的曲子还能唱成一首好听的歌,想听吗?”提问:这首歌唱的是谁的故事?笃笃笃,笃笃笃是谁在敲门?一敲敲到了谁的家?一只一只喜洋洋听到灰太狼的声音怎么做?怎么叫?
2、幼儿合伴奏朗诵两次。“我们一起把小猫敲门的故事说一说吧!”
3、木偶表演,边学唱歌曲两次。“我们一起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唱出来吧!”
(三)游戏“喜洋洋敲门”
玩法:“喜洋洋”在圈中自由的边唱边模仿喜洋洋吃东西的样子。扮演灰太狼的幼儿在圈外绕圆边唱边走。唱到“命”字时,猫入圈中捉喜洋洋,喜洋洋嘴里喊“救命”并赶快逃回自己的位置。
1、教师当羊村长进行游戏两次。
2、请一名幼儿当喜洋洋进行游戏两次。
3、结束:让我们都来当神气活现的喜洋洋,怎样智斗傻傻的灰太狼呢?(唱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