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2012年,许多教育改革的举措就要正式推出,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许多任务,就要“扬眉剑出鞘”。无论是择校矛盾的化解,还是外来务工 人员子女的升学;无论是高考的突围,还是行政化的去除;无论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学前教育新体制的确立,还是职业教育法修正案的出台;无论是教育督导的相对独 立,还是教育经费达到GDP的4%,可能都会陆续实现。我们难以预料,究竟我们的教育改革能够走多远,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纲要不能够成为一个“画饼”。 在诸多任务中,我觉得最关键的是大力推进教育公平,解决农村教育的短板和城市的择校问题。政府应该按照公平优先的原则配置教育资源,着力解决几个老百姓最 关注的教育难题,取信于民。
杨东平(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近年来,“两会”代表委员、许多专家学者一再呼吁重视农村教育“空心化”、边缘化的现实。教育部也数次出台文件强调农村撤点并校不能一刀切,不能影响农 村学生的教育机会。最近,温总理在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上态度鲜明地提出“农村教学点撤并要十分慎重,充分考虑学生上学方便和交通安全。”但是,在行政力量的 推动下,这一趋势似乎依然强劲而难以改变。今天,我们需要正视和回答这样的问题,农村教育的功能、价值究竟是什么?农村教育的现代化就是取消农村学校吗? 我们需要汲取前辈教育家和“五四”教育文化的资源,需要借鉴亚洲国家社会现代化的有效经验,探索真正符合农民和农村需要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现代 教育。
杨连升(云南省德宏州芒市教育局局长)
教育规划纲要进入实施的第三年了,从事教育工作24年的我总想问三个问题:学生时代的我健康快乐吗?我的学生健康快乐吗?今天的我为学校做了什么?
这几年我经常主动到学校听师生国旗下的讲话,我和校长们达成了一个共识:一个团队把一个事做到底、做到极致就是最好的管理,而这个团队里师生缺一不可; 去学校参加家长会,我与校长们得出一个共同的看法:教师决不能做功利教育的推动者,而要学会和家长平等沟通和交流。我越发觉得,只有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 心发展规律,才能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才能让学校真正成为师生的乐园。
汪金权(“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湖北蕲春四中教师)
在龙年里,希望所有学校都能开一节活动课,让孩子们参加有兴趣的活动,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如果孩子们矫如龙,健如虎,智慧一天天增长,教育就有希望。要 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人;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如果中小学阶段(被)教育、(被)训练、(被)考试过度,以致于害怕学习,那实在是 一种失败。学生当然都想考个高分,但决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学习的质量取决于思考的质量;老师要把思维训练作为核心,带着学生读书,带着学生提出问 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我希望孩子们能快乐学习、高效学习、健康成长!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在我的心目中,现代教育一定是离人越来越近的教育,绝不会是离人越来越远的教育。也就是说,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关注人的健康,关注人的需要,关注人的心灵世界。
在我的心目中,现代教育一定是让人越来越强的教育,绝不会是让人越来越弱的教育。也就是说,现代教育是富有活力的教育,强悍人的体魄,强化人的创造力,强大人的信仰力量。
在我的心目中,现代教育一定是令人越来越美的教育,绝不会是令人越来越丑的教育。也就是说,现代教育是真善美的教育,引导人以真理为友,以道德为魂,以艺术为趣。